跳到主要內容

當孩子霸凌別人 家長怎麼做?

好友美蘭(化名)來電,原來是讀八年級的兒子毆打一名同學,理由只是覺得對方不識相。接到學校通知,她差點沒暈倒,這陣子常聽到校園霸凌的新聞,原本還擔心孩子會碰到,結果卻是去霸凌別人,自己除了難過,也苦惱以後該如何管教。

得知孩子是霸凌者時,家長難免憤怒、羞愧、沮喪等,情緒錯綜複雜,甚至懷疑是否是誤會,這皆是正常反應。但若查證屬實,當務之急並非怨天尤人或責備孩子,而是設法幫助他們反省改過,避免同樣事件再發生。

研究證實,對於孩子霸凌行為若未能妥善處理,任由恣意妄為,往後會衍生更多反社會舉動,除影響學業成就,人際關係也難以建立與維持。待長大成人,工作與家庭普遍會遭遇失敗,犯罪風險大增。有鑑於此,對於霸凌兒的「早期發現,早期介入」確有其必要性。

基本上,家長應先探討肇因,評估其究竟是情緒管理不佳、社交技巧缺乏,還是有觀念偏差。待動機釐清後,再給予適當輔導,如此效果才會好。提供以下建議作為管教參考:

1.認真看待孩子的不當言行,嚴正表達反霸凌的態度。確認孩子知道欺負他人是不被允許,居家也要訂立相關罰則,藉以約束類似行為。例如孩子以電郵、簡訊或在社交網站中傷他人,可一段時間內剝奪其使用電腦、手機權利。

2.教導孩子接納不同,學習尊重與同理他人。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人的背景、條件和自己有異,甚至相較下顯得遜色(如身障、瘦弱或貧困等),也不能歧視、排擠對方。可帶著他們閱讀資料或參與坊間社團活動,建立正確認知。

3.調查孩子的生態環境,關心社交互動狀況。和孩子的同學、老師保持連絡,了解孩子平時在校表現?常接觸對象?有無遭遇任何壓力?廣泛蒐集資訊,掌握孩子動態,防患未然。

4.隨時機會教育,引導以理性、合宜的方式解決問題。每天主動和孩子閒聊在校生活狀況,針對其遭遇的生活困擾或人際衝突進行討論,彼此分享感受,找出可行因應策略,強化自信,鼓勵去做改變。

5.注意個人言行,提供好榜樣。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學習對象,一旦在其面前或對待他們習慣動手動腳,或喜歡出言恐嚇、譏諷,長期下來恐會因耳濡目染產生認同,故要懂得以身作則,避免做錯誤示範。

另外,家長在教導過程中切勿閉門造車,不妨善用學校輔導資源,或尋求醫師、心理師、社工師等專業協助,只要有心,用對方法,多給予肯定,終能導正孩子的霸凌行為汽機車回收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準備購車前,該選擇水貨還是總代理?

台灣最有名的「水貨」車種就是TOYOTA SIENNA,是一款深受企業老闆喜愛的大型7人作商務用車,去年2015年進口休旅車中銷售第八名,銷量超過1400輛

福斯柴油車排廢造假台進口3款共1865輛

福斯柴油車涉用軟體操控來造假廢氣排放量,環保署今指出,國內有進口Passat、Golf、Audi A3這3款柴油車,自2009年至今年合計1865輛,環保署已請車商代為聯繫車主,是否願讓該署進行排氣檢測,若最後沒車主願意,車商又未宣布全部召回,環保署不排除公開徵求福斯車主接受「使用中車輛調查測試」。

化療 肺癌治療主流

在人們印象中,化療會產生脫發、嘔吐和失眠等一係列副作用,但有關專家指出,化療仍是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。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指出,引起肺癌高發的原因很多,但吸菸仍是一個主要誘因,吸菸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。有數據顯示,吸菸人群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菸人群的13倍至15倍,而被動吸菸者得肺癌的機率也是不吸菸人群的五倍左右。 北京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程剛說,在病理學上,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,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到肺癌的85%左右。目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手段有手術切除腫瘤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、生物靶向治療,以及射頻消融治療。 程剛指出,在癌症早期宜進行局部治療,如手術切除腫瘤,輔以藥物治療,但在癌症後期,癌細胞發生了轉移,此時必須進行以藥物為主的全身治療。其中化學治療仍是目前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手段,它是指使用能殺死腫瘤細胞的藥物進行治療。 石遠凱指出,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、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手段,肺癌患者在臨床確診時多屬晚期,化療能作用到全身,此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,提高生活質量。 據專家表示,一些患者不了解腫瘤有轉移性的特點,認為手術切除腫瘤就算治好了,往往耽誤後續治療。還有一些患者聽說化療有嚴重的毒副作用,不願接受治療或沒有規范治療。事實上,目前很多新型化療藥物的毒性已大大降低,脫髮和嘔吐等副作用也大大減少 汽機車回收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