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化療 肺癌治療主流

在人們印象中,化療會產生脫發、嘔吐和失眠等一係列副作用,但有關專家指出,化療仍是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。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指出,引起肺癌高發的原因很多,但吸菸仍是一個主要誘因,吸菸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。有數據顯示,吸菸人群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菸人群的13倍至15倍,而被動吸菸者得肺癌的機率也是不吸菸人群的五倍左右。 北京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程剛說,在病理學上,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,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到肺癌的85%左右。目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手段有手術切除腫瘤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、生物靶向治療,以及射頻消融治療。 程剛指出,在癌症早期宜進行局部治療,如手術切除腫瘤,輔以藥物治療,但在癌症後期,癌細胞發生了轉移,此時必須進行以藥物為主的全身治療。其中化學治療仍是目前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手段,它是指使用能殺死腫瘤細胞的藥物進行治療。 石遠凱指出,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、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手段,肺癌患者在臨床確診時多屬晚期,化療能作用到全身,此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,提高生活質量。 據專家表示,一些患者不了解腫瘤有轉移性的特點,認為手術切除腫瘤就算治好了,往往耽誤後續治療。還有一些患者聽說化療有嚴重的毒副作用,不願接受治療或沒有規范治療。事實上,目前很多新型化療藥物的毒性已大大降低,脫髮和嘔吐等副作用也大大減少 汽機車回收 。

超微執行長 沒人想當

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處理器製造商超微公司(AMD)在前執行長邁爾(Dirk Meyer)於年初離職後,積極物色繼任人選,至少與包括蘋果營運長庫克(Tim Cook)、現任甲骨文共同總裁、前惠普執行長賀德(Mark Hurd)等四人接觸,但均遭到婉拒。 知情人士透露,除庫克與賀德外,超微還接洽了EMC營運長蓋辛格(Pat Gelsinger)及私募股權業者凱雷(Carlyle)常務董事薩姆(Greg Summe),也已遭到回絕。 蓋辛格曾任超微主管,上周表示已拒絕超微。甲骨文和凱雷的發言人對此事則不予置評。 超微理想的繼任人選必須帶領公司開拓平板電腦和手機市場的版圖,同時須具備和宿敵英特爾在360億元的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相抗衡的能力。超微成立的時間晚英特爾一年,42 年來始終無法追趕過這家半導體龍頭。前執行長邁爾則是因未能達成積極拓展平板電腦等新市場的任務,於1月請辭。 超微在半導體市場的市占率低於20%,近年來也屢屢錯失轉進智慧手機和其他新型裝置市場的機會。Nuveen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康納說,超微希望新任執行長帶領公司進軍平板電腦和手機市場,就和想要打敗英特爾一樣困難,因為超微將面對許多在該領域發展良久的公司,包括高爾通訊(Qualcom)、德儀等。 超微財務長塞弗特(Thomas Seifert)目前暫代執行長職務,他已表明不想接任執行長,並在上個月公司會議中說,由董事長克拉弗林(Bruce Claflin)所主導的尋人任務「進展順利」。芝加哥海德思哲人力顧問公司(Heidrick &Struggles)也在協助找尋適任人選。 分析師說,缺乏執行長領導的企業有可能會衰弱到面臨出售的地步,但目前不太可能出現對超微有興趣的買家。即使有能力收購市值53億元的超微,先前飛思卡爾(Freescale)半導體的收購案恐怕也會使各家公司卻步;百仕通(Blackstone)、凱雷等私募股權業者以176億元收購Freescale,而現在該公司的價值卻連40億元都不到 汽機車回收 。

當孩子霸凌別人 家長怎麼做?

好友美蘭(化名)來電,原來是讀八年級的兒子毆打一名同學,理由只是覺得對方不識相。接到學校通知,她差點沒暈倒,這陣子常聽到校園霸凌的新聞,原本還擔心孩子會碰到,結果卻是去霸凌別人,自己除了難過,也苦惱以後該如何管教。 得知孩子是霸凌者時,家長難免憤怒、羞愧、沮喪等,情緒錯綜複雜,甚至懷疑是否是誤會,這皆是正常反應。但若查證屬實,當務之急並非怨天尤人或責備孩子,而是設法幫助他們反省改過,避免同樣事件再發生。 研究證實,對於孩子霸凌行為若未能妥善處理,任由恣意妄為,往後會衍生更多反社會舉動,除影響學業成就,人際關係也難以建立與維持。待長大成人,工作與家庭普遍會遭遇失敗,犯罪風險大增。有鑑於此,對於霸凌兒的「早期發現,早期介入」確有其必要性。 基本上,家長應先探討肇因,評估其究竟是情緒管理不佳、社交技巧缺乏,還是有觀念偏差。待動機釐清後,再給予適當輔導,如此效果才會好。提供以下建議作為管教參考: 1.認真看待孩子的不當言行,嚴正表達反霸凌的態度。確認孩子知道欺負他人是不被允許,居家也要訂立相關罰則,藉以約束類似行為。例如孩子以電郵、簡訊或在社交網站中傷他人,可一段時間內剝奪其使用電腦、手機權利。 2.教導孩子接納不同,學習尊重與同理他人。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人的背景、條件和自己有異,甚至相較下顯得遜色(如身障、瘦弱或貧困等),也不能歧視、排擠對方。可帶著他們閱讀資料或參與坊間社團活動,建立正確認知。 3.調查孩子的生態環境,關心社交互動狀況。和孩子的同學、老師保持連絡,了解孩子平時在校表現?常接觸對象?有無遭遇任何壓力?廣泛蒐集資訊,掌握孩子動態,防患未然。 4.隨時機會教育,引導以理性、合宜的方式解決問題。每天主動和孩子閒聊在校生活狀況,針對其遭遇的生活困擾或人際衝突進行討論,彼此分享感受,找出可行因應策略,強化自信,鼓勵去做改變。 5.注意個人言行,提供好榜樣。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學習對象,一旦在其面前或對待他們習慣動手動腳,或喜歡出言恐嚇、譏諷,長期下來恐會因耳濡目染產生認同,故要懂得以身作則,避免做錯誤示範。 另外,家長在教導過程中切勿閉門造車,不妨善用學校輔導資源,或尋求醫師、心理師、社工師等專業協助,只要有心,用對方法,多給予肯定,終能導正孩子的霸凌行為 汽機車回收 。

出國旅遊 歐洲小心大腸桿

旅遊旺季將至,但麻疹、德國麻疹國際疫情嚴峻,東南亞為登革熱流行區,而歐洲陸續出現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疫情,民眾出遊應避開流行區,前往東南亞應注意防蚊、前往歐洲應避免生食,才能旅遊平安。 這種來源不明的致命大腸桿菌已在德國等12個國家造成19人喪生。 世界衛生組織(WHO)歐洲部門說,到2日為止,這種細菌已造成502個HUS病例,以及1271個出血性大腸桿菌病例(EHEC)。根據各國衛生當局提供的數字,因感染這種細菌而病倒的患者已超過2000人。 台灣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提醒,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或德麻最佳之道,保護力可超過九成。 對於歐洲、大陸、東南亞等麻疹流行地區,疾管局建議,1歲以下嬰兒應避免前往,1至6歲學齡前幼兒,應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MR)兩周後,產生抗體再前往;18至30歲以上大人強烈建議接種MMR疫苗兩周後再前往。 至於德國麻疹流行區,如越南、大陸等,也不建議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麻抗體的孕婦前往;未完成接種疫苗的1到6歲幼兒,20至50歲會接觸孕婦及嬰幼兒的青壯年,也建議接種後兩周再前往。 另外,柬埔寨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菲律賓等國登革熱疫情延燒,台灣疾管局呼籲,應做好防蚊措施,如出現發燒,頭部、肌肉、骨頭、關節痛,後眼窩痛及發疹等症狀,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。

檢視生活習慣 您的姿勢對嗎?

對於下背痛患者,曾頌惠提醒,除了減少背部負重、接受正規治療外,應避免姿勢不良,以防病情惡化。 ‧坐姿:椅子高度應適中,以兩腳能平穩踩到地面為宜。緊貼椅背坐穩,不要癱在椅子上,背部毫無依靠地前傾,也會增加脊椎負擔。 ‧站姿:站立時應保持脊椎自然彎曲,避免同一姿勢站太久,需長久站立時,單腳可稍微墊高,並反覆換腳,減輕腰背壓力。 ‧拾舉物品:撿拾物品時,避免雙腿直立時彎腰,應先接近物品,再彎膝撿取。抬舉重物時,不要高於胸部,注意腳步平穩,必要時可墊腳凳輔助。 ‧睡眠:床墊不宜過軟、毫無支撐力,習慣側睡者,可略為屈膝;喜歡仰睡者,可在膝蓋下方墊小枕頭,緩解背部壓力。 ‧運動:避免籃球等高衝撞性劇烈運動,待下背痛症狀緩解,建議游泳、散步等緩和運動,增加肌耐力。另外,也可平躺床上,兩腳交替屈膝,伸縮脊椎肌肉;也可在仰臥或俯臥時微微抬腿,都有助於脊椎保健 汽機車回收 。

亞馬遜半價賣歌 挑戰蘋果

除了據傳將推出扼殺iPad 2的強力機種,並率先提供雲端音樂儲存服務外,亞馬遜公司(Amazon.com)如今還推出特惠的MP3歌曲,實際挑戰蘋果iTunes在音樂下載市場的主宰地位。 亞馬遜最近主打的特惠MP3歌曲,每首僅需0.69元,幾乎比iTunes的正常定價(1.29元)便宜50%。報導指出,亞馬遜的特惠歌曲自29日起開賣。 不過,不是所有歌曲的下載費用都是69分,有些新歌和舊曲子的定價仍是1.29元或0.89元。0.69元的特惠歌曲包括女神卡卡的"Born this way"、珍妮佛洛佩茲的"On the floor"與希洛格林的"Forget you"等。 亞馬遜目前在音樂下載市場的市占率不過10%,蘋果則在70%以上。亞馬遜上個月才推出自己的Android應用軟體商店,顯然也是意在挑戰蘋果的軟體商店。 多年來,蘋果的iTunes一直主宰音樂下載市場,以一首一首的歌曲攻占11、12歲少年的市場,亞馬遜想要一舉撼動iTunes的地位絕非易事。 亞馬遜原來有些最熱門歌曲的售價,每首就已比iTunes便宜20分,現在還推出特惠歌曲,每首價格故意訂在幾乎只有iTunes一半,搶奪市場的意圖非常明顯。 亞馬遜挑戰蘋果主宰地位,已不是第一回。3月時,亞馬遜曾率先推出雲端音樂儲存櫃服務,但這項服務目前遭遇版權等問題有待解決。此外,強力削價或許能為亞馬遜帶來許多一次性撿便宜顧客,卻未必能說服蘋果的忠誠顧客轉檯。 NPD集團的數位音樂分析師柯魯普尼克說:「根據去年的統計,顧客一年平均花費46元購買數位音樂。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銷售一首69分的歌曲,而在於如何讓顧客花69元。」

流感症狀多 併發症或慢性病?

問:過年前曾因發燒後咳嗽、偶而頭痛服藥至今,診所醫師告知我有氣喘,需使用吸入性擴張劑,已使用約10天。日前整個內臟絞痛,痛到冒汗,後來看了肝膽胃腸科,醫師告知是胃痙孿,今早胃的疼痛是一陣一陣,但腹部絞痛劇烈,想上廁所又解不出,一直想嘔吐,躺也不舒服,坐也不舒服。我的症狀是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?(張女士) 答:依照患者的主訴症狀,應該分為兩個面向來看。首先,患者因為發燒、咳嗽且有頭痛症狀,診所醫師告知是氣喘,患者必須確定這是過去就存在的症狀,還是偶發現象。 若是偶發,則非常可能是這一波流感病毒感染引發氣喘,因此建議患者仍應該到大醫院的呼吸胸腔科做完整的檢查,可測過敏原、也可看看氣喘嚴重程度,治療也比較全面有保障。 另一方面,患者又提及內臟絞痛,痛到冒冷汗,醫師認為是胃痙攣。這有可能是患者遭受病毒感染,也可能是因為感冒病毒引起,且腹痛難耐很可能胃壁已經有損傷,因此仍建議患者到腸胃科做進一步的追蹤治療。 要提醒患者的是,必須確認這些症狀,究竟是過去斷斷續續產生的慢性病?還是突然因為嚴重流感導致的併發症?必須找醫師釐清,因為,兩者治療的方向與方式都不同,若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,建議病患盡可能做全面性的檢查,才能徹底找出病因,對症下藥 汽機車回收 。(諮詢:台北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洪啟文)